今年全国两会期间,国家卫生健康委发出体重管理号召,一场以“控制体重、预防慢病”为核心的“体重管理年”活动在全国铺开。《肥胖症诊疗指南(2024年版)》显示,我国超重和肥胖率已超50%,心脑血管疾病、慢性病负担随之加重。7月27日,“体重管好 健康更好”健康体重管理年专题行动科普能力提升培训会在广州举办,旨在提升医务人员科普能力,构建体重管理健康教育体系,推动科学健康知识深入千家万户。
健康中国行动纳入体重管理
多方协同共筑健康基石
国家卫生健康委等16部门联合印发的《“体重管理年”活动实施方案》明确提出,以健康体重管理为切入点,通过健康促进与创新科普形式,动员社会广泛参与,营造支持性环境。该方案将健康融入各行各业及群众日常生活,强调医防融合与健康促进的重要性。
展开剩余76%广东省卫生健康宣传教育中心主任王剑莉在培训会上指出:“体重健康是以小切口撬动大民生的关键举措。广东作为‘健康中国’建设的前沿阵地,始终致力于让健康知识真正飞入寻常百姓家。”她强调,健康科普需社会各界共同参与,形成系统性工程,而非单一群体孤军奋战。
中国健康教育中心专家在会上表示,科普的目的是引导公众树立科学健康观念,消除健康危险因素,要求以通俗易懂的方式普及健康知识。华中科技大学同济医学院附属协和医院党委副书记孙晖教授则指出,科普是医务人员服务健康的重要延伸,是连接专业医学与公众认知的桥梁。
精品课程与实战演练结合
提升医务人员科普技能
为提升医务人员科普能力,本次培训推出六堂精品课程,聚焦“知识体系、内容打造、品牌建设、媒介与舆情防控、短视频平台法则”五大维度。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友谊医院袁明霞教授分享称:“体重管理是健康领域重点,科普需结合‘医、食、动、行’多维度干预,针对不同人群设计易懂内容。”
暨南大学附属第一医院伍振鹏介绍了“1+3+N”模式,即依托肥胖代谢病综合诊疗中心,整合多学科团队提供全生命周期分层管理。他强调,科普可提升患者依从性,并通过新媒体平台将专业知识延伸至生活场景。
实战演练环节成为培训创新亮点。抖音医疗健康团队导师指导医务人员进行脚本优化、模拟拍摄等训练,助其掌握新媒体传播技能。中山大学孙逸仙纪念医院严励教授评价:“此次培训搭建了学习交流平台,助力凝聚智慧、提升能力。”
广东专家创新科普形式
推动健康管理理念落地
在体重管理实践中,广东本土专家积极探索,形成特色经验。严励教授指出,改变“胖是福气”的旧观念需政府重视与多部门参与。她强调,科普既面向公众,也面向医务人员,旨在共同提升科普水平。
南方医科大学珠江医院乔贵宾教授结合自身经验呼吁,健康科普需“接地气、说人话”。他以肺结节为例,将良恶性判断比喻为“找对象”,从形态、家族史等维度讲解,使复杂医学知识通俗化。乔教授认为,科普应融入临床工作,用真实案例传递科学知识,增强医患信任。
武汉大学人民医院高凌教授结合临床指出,肥胖是慢性疾病,体重管理需关注健康减重,注重瘦体重与胖体重比例。他强调,科普需通过多学科协作与长期随访,引导公众纠正生活方式,预防反弹,实现全生命周期健康管理。
此次培训通过政策引领、专业赋能与本土实践,为广东体重管理工作注入新动力。随着医务人员科普能力提升,科学健康知识将更广泛传播,为构建健康中国奠定基础。
采写:南都N视频记者 王道斌 实习生 温玮 通讯员 孙宇
发布于:广东省扬帆配资-苏州股票配资公司-低息配资官网-在线炒股配资公司提示:文章来自网络,不代表本站观点。